【肩上的力量】

脚下的城,肩上的家。一根短竹棒,风雨扛肩上,腰身像弯弓,脚板像踏浪,汗水雨水一起淌......

在重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爬坡上坎,肩上扛着一米长的竹棒,棒子上系着两根尼龙绳,沿街游荡揽活,他们来自农村,是重庆街头的临时搬运工,被重庆市民称为“棒棒军”,也成为当地独有的文化符号。

3张黑白照片拍摄于重庆十八梯

 

      “棒棒军”之名大致是在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才开始流行起来的 ,因名字既形象又通俗,很快就被重庆人接纳。

       到了90年代,越来越多的棒棒在重庆活动,他们凭自己双肩扛下天下,因为他们通常是群体活动,所以又被称为“棒棒军”。

 

      1997年,重庆方言剧《山城棒棒军》的播出,直接将“棒棒军”这个纯粹的民间称谓进行了一次全国化的命名普及,乃至吸引了世界的关注。

 

      凭借一根棒棒谋求全家生活,这是一种地位不高但是极有骨气的生存方式!是那些憨厚老实、也绝无谋生技能的农民兄弟不甘贫穷的一种积极态度。

 

       棒棒跟重庆的黄葛树(又名黄桷树)一样,代表着这座城市市民坚韧乐观的性格———栽在哪,就活在哪!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这座城市不可摧毁的精神!黄葛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重庆城出门就爬坡的地形,与孕育出一个特殊的行业——“棒棒”有很大的关系。关于重庆全市“棒棒”的数量,历来都有争议,有说上百万的,有说三四十万的。摩托车、汽车时代的全面来临,最后一群山城棒棒,在那片与繁华一街之隔的破败自力巷中,暂借栖身。


       关于棒棒,不得不提及重庆的朝天门批发市场,这里离朝天门码头很近,长滨路很多大大小小的物流公司,这里是重庆人流最大和货物流通最频繁的地段之一,也是重庆最早苏醒的地方!(朝天门每天的商业活动很早就开启)  重庆的发展,他们有很大的功劳。

 


 


 


 


 

     70年前,解放碑还未矗立,棒棒就早已存在。只是那时人们大多将他们称为力夫,也有叫挑夫或脚夫。30多年前,随着改革开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重庆出现了大规模的棒棒,并在1990年前后达到顶峰。这一时期,也几乎和重庆的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同步。有人感慨,今天的重庆是几十万棒棒用肩膀挑出来的。

交货过程

 

因为我有朋友在朝天门开店,所以时不时会去朝天门,慢慢我也发现,几乎每家商户都有一两个经常合作的棒棒,他们没事的时候,就会待在老雇主的门店附近,以便招揽活儿干!很多来市场拿货的人,也会找一两个固定的棒棒,帮他们收货扛货!

 


 

 

【开埠时期】

19世纪末开埠以来,重庆成为了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在以水运为主的年代,大量的货物都要依赖人工转运。那时的重庆,“棒棒军”规模之大,是可以想象的。那时候,城区开始向上半城拓展。而上半城水源稀缺,需要靠人力从长江、嘉陵江挑水。

 


 


【抗战时期】

在抗战中冒着日机狂轰滥炸,经过40天将大量人员和10万吨迁川工厂物资由宜昌抢运到重庆,被誉为中国“敦克尔克”战役的功臣,著名实业家卢作孚也是“棒棒”的后代。当他抢运的物资到达重庆后,“棒棒军”用肩挑背磨的原始运输方式,最后完成了这一民族工业在战火中重生的壮举。

 

 

在美国《生活》杂志的记者卡尔·迈当斯的镜头中,一群当年的“棒棒军”抬着沉重的设备在河滩上艰难前行,正午的阳光将他们的影子投射在遍布乱石的河滩上,脚下的草鞋已经破烂不堪,瘦骨嶙峋的身体显示出他们长期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和营养不良的生活境况。更真切地展示了他们劳动时的艰辛,他们不但要涉过河滩上的泥泞,还要跨过旁边杂乱的障碍。

 


 

改革时期】

重庆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出现棒棒军,是1980年代后的事儿了。这一轮棒棒军的“勃兴”,在1990年前后达到顶峰。而这一时间段,也几乎和重庆的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同步。

 


 


 


 


 

2011月1日,重庆市社科院发布《重庆“棒棒军”生存徘徊与发展前景》调查报告,称重庆主城棒棒军、力哥越来越少。有市民由此感叹力哥减少带来的生活不便,惋惜正在消失的区域文化现象,经济学家也忧虑劳动人口减少带来的经济发展。

 


 

如今很多棒棒都有一辆小推车

 

没有棒棒,朝天门批发市场就会周转不灵;没有棒棒,城市居民的生活不会那么方便;重庆城,因棒棒变得更便捷,城市化进程更快。

 


 

许多年轻农民工不再选择棒棒这个行当,随着交通和运输方式的改变,业务减少。比如码头,都机械化装箱,不要“棒棒”扛了,不少人有了私家车,不需要“棒棒”了;工作环境差,收入少,物价上涨,年轻的“棒棒”选择改行; 农村现有了低保,一些"棒棒"不需要再靠肩挑背扛,也可以回乡过安稳日子。

 


 


 

很多棒棒如今都转型成为了固定单位的搬运工人。

 


 

不少公司需要干体力活的工人;公司用相对固定的“棒棒”,可以避免临时喊“棒棒”带来的沟通成本,同时又避免聘用专人带来的高昂成本;街头“棒棒”更愿意当单位“棒棒”,因为这样业务更稳定、收入更高、工作条件更好。

 

棒棒军队伍中我们常见的是男性,其实里面也有女性的身影,有句话说女人是半片天,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2005年11月13日,“重庆十大名片评选”活动揭晓,结果出炉之后却引起了强烈的争议和不满,原因是,评选方忽略了重庆极富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山城“棒棒军”。

 


 

据说,此次评选“重庆名片”一是要有知名度;二是要有美誉度;三是要有代表性;第四就是独特性——棒棒军未能上榜,罪魁祸首就是“美誉度”不够。

 

一根短木棒

风雨扛肩上

带着全家的希望

吆喝回升满城荡

腰身像弯弓

脚板像踏浪

汗水雨水一起淌

黝黑臂膀溜溜光

棒棒不是木头人

挑遍了大街

背走了小巷

搬空了码头

装满了库房

棒棒不是木头人

城头乡头两头望

累活又重活

脏活又苦活

不管是什么活天天活的有人样。

这是来自何苦的纪录片里的一段歌词(前几天朋友圈朋友推荐给我的一部纪录片,还没看完,这几天会抽空全完它)《最后的棒棒》

 


 


 

他们风里来,雨里去,他们在你我身边插肩而过,同样为了生活!我们都是凡人,工作岗位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棒棒军是值得我们尊重的群体,也许这个群体在不久后会慢慢消失,但山城重庆布满了他们的足迹和汗水!

 


差不多了,写到这里,就是想用文字和影像记录触动我的一些人和事.........

 

个人微信:tony49  微博: @重庆崽儿-Tony



 

 

 

 

 

 

 

 

 

 

 

 

 

 

 

 

 

 

 

 

 

 

 

 

 

 

 

 

 

 

 

 

 

 

 

 

 

 

 

 

 

 

 

 

 

 

评论
热度 ( 11 )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ID3246367 | Powered by LOFTER